在酝酿了一段时间之后,李魁正又以他的艺术实践和一定数量作品向社会提出了新的“泼绘”说。对于当今稍显清寂和平稳的中国画坛来说,这是一件很有活力的事情,从而引起诸多画家和评论家的关注。
这两年我有机会亲睹李魁正所作的泼绘作品的基本面貌,也看到过他创作泼绘作品的过程。魁正是个善思求变的艺术家,每一次的变化都有着他的特定追求,如他所说:“工中见写——工笔画中颇有写之意,无线见骨——没骨画中颇有风骨,泼中见工——泼绘画中颇见精到之处。”无论是工笔,是没骨,还是泼绘他都会有一个必定达到的明确目标。可贵的是李魁正既有冷静的创造思考,又有强烈的创作激情,这使得他的作品面貌充满着一种特有的生气。
“泼”,是中国画中的一个具有特殊涵义的技术词语,也是水墨画的一个基本技艺。
中国画的使用工具和材料都有鲜明的特点,笔、墨、纸、色等之间的调协介质是“水”,当然,有的画种和材料如水彩、水粉、丙烯等也离不开水。但是,中国画在用水上的经验显示着一个画家的基本功力。每一位中国画家都可以写出一部有关用水的书,可见水在中国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李魁正的“泼”来说,首要的一个基本依托即是水。
从技艺实施的角度来看,李魁正所说的“泼绘”的一个主旨就是强调在更大范围、更大限度里以水的施用来带动各种技艺的综合能力。
从这一角度来说,李魁正的“泼”,就必须具备几个要素:
1、足够的水分,或者说是恰当的水分,再引伸为:要有适宜冲、适宜洗、适宜“做”的种种理想的水分。
2、有“泼水”的气势,泼就要达到以笔所达不到的力度。“泼”应蓄于“势”,“势”中得“勇”,勇达力到。
3、对水、水墨、水色的掌握和控制能力,注重中国画中极其珍贵的随意性,但不能是水带着墨色在纸上乱流乱窜。泼,会具有一种难以驾驭的因素,倘若能够发挥得当,便可以此打破拘泥于形的局限性,从而更为直接地走向“写”,达到“意”。
4、强调“泼”的精神意向,但不是限定使用何种工具,只要是符合“泼”的意向,能达到“泼”所追求的理想效果,工具的使用范围就可以扩大。故此,泼不一定要处处泼洒。而且实际上魁正所进行的泼绘创作,虽然是以笔为主要技艺形态的,但是仍可以看到“泼”的精神所在。
应该说泼是极难掌握的一种技艺。说到泼,人们会想到古人和今人所做出的一切努力,但颇有成就者鲜。古人的泼墨,张大千、刘海粟的泼彩,这些并不太多的成果,已使一些画家倾倒,但是要在“泼”上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不要说去做,就是想一想也已经值得称道了。因此,李魁正在这种技艺上倾注了如此大的努力,是极有意义的事。
“绘”在艺术创造中是一个很应该仔细研究的术语。历史上的一些文献中,对“绘”所涉及的涵义极为丰厚,如《说文》:“绘,会五采绣也”,《文心雕龙》“是以绘事图色”,《论语》:“绘事后素”,《考工记》:“画绘之事后素功”,等等。在这些文献中“绘”所含有的意项不止一个,我理解其中特别要予以注意的大概是“绘”与“色”的关系了。这就显示出了它与“画”的区别。“画”的解释义项也很多,从美术本体意义上说,至少有两个涵义:做为名词,为“图画”,做为动词,为“作图”。“绘”虽然也有这名、动词的区别,但是,“绘”与“画”之间也还是有着本质上的一些不同之处,如“画”可以指以笔在画面上按绘画要求作出的线迹,而“绘”则不能完全切中此含义。又如“画”可以用在书法等一类艺术品种上,而“绘”却只能做为绘画专业术语使用。这里所以要研究“绘”与“画”的一些不同,我想会使我们对魁正的新说有个更为清晰的了解。
魁正在“泼绘”新说中,既不沿用“泼墨”的“墨”也不用“泼彩”的“彩”,而偏偏自用一个“绘”字,就是想在“绘”与“画”中,选择一个对技艺能量有更大扩张力的词语,来延扩其新说的内涵,达到他对中国画艺术传统的革新和突破之尝试。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