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李魁正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教学】注重理念与系统的建构 回归教育的本体

2017-03-21 10:17:34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李魁正
A-A+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中国的美术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业人数之多、学生规模之庞大、专业学科的细化都是史无前例的,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受到当代中国美术教育情况的影响更是史无前例的。可以说,由院校培养出来的美术专业人才构成了当代中国美术人才结构的主体,而职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决定了中国美术的发展趋向,因此已经形成的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院校体制环境将会给中国美术带来什么样的未来?我认为迫切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应该通过这类有益的讨论来启发大家的深入思考。

  说当代中国美术教育没有问题,那纯粹是鸵鸟藏头之举。至于说中国美术教育是不是存在着“趋同化倾向”的问题?我还不能妄言,仅仅从我所主要从事的中国画专业的教学来看,这个问题是以教育过程中所传递的人文精神萎缩而表现出来的。

  我认为,建立中国多样化美术教育体系的根本任务是建立以院校、系科、工作室为单位的具有发挥各自艺术学术个性机制的教育基地,而这个任务的主体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多样化”首先要求各个单位的教育要有自己的“样”,建立这样一个“样”是需要时间的,尤其需要学术上的接代延续体系,依靠这样一个体系来不断修正细节,直至达到这个教育教学系统的更高境界。但是目前专家、教授一般都没有人事决定权,也没有能力干涉教师人事指标的增减,更谈不上不拘一格录人才的问题。于是,建立一个具有一定学术接代延续体系的、具有整体艺术学术个性的教育基地就易流于空谈。我所理解的“个性化”是必须靠发挥本院校的资源优势来实现的。这个资源优势包括院校的地利、历史资源优势,更重要的是教师团体学术与艺术实践的资源优势,我认为这个资源优势也是十分需要一个整体性、延续性来予以完善的。我所理解的“趋同化倾向”是各个院校没能发挥这种自己的资源优势,那样就自然会拷贝他人的教学大纲模式、趋向于完成一种没有个性生命的、表面看没有什么错误的教学任务。为什么会有许多人选择这样的做法?并不是他认识不清,而是他没有胆量。为什么会缺少这样的胆量?因为在他身后准备否定的声音太多,准备批评的口舌太多,而真正能在系统内延续自己教学实验、探索的人很少。什么原因?一个在院校内部富于学术个性整体的师资队伍没有建立起来。就我的目力所及,所听到的多是新任变相否定旧任业绩,教师与教师之间这种理想的接代延续机制很少能够得到真诚的沟通,教育经验不能真正的得到传承。在这样一个变数过多的教育科研延续链条中,大家防误漏多于创新,个性是不可能得到舒张的。说句更实在的,大家都在怕犯错误,当然会去模拟那种表现为共性的正确而不敢冒犯一般意义上的经典,自然在课程设计上千篇一律,拷贝一些似乎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权威”模式。“个性化”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其实是在用“个性化”来检验美术教育是否符合了它自身的规律——一种追求创作自由的教育。因为我们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实践特点和资源优势,只要是真正按照艺术教育的规律去做,个性化本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只是一种手段,当代美术教育真正缺少的是一种整体结构性的转型。我首先谈人才建设的问题是因为人才结构建设是解决这个大转型的首要基础建设问题的关键,而最终要实现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理想,全部美术教育的从业者必须明确教师身份的实际转换——你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必须是一位在自己专长的艺术领域里逐渐成长的专家、学者,最后才是一位艺术家。以往的几十年我国国情造成艺术家这一社会角色主要靠学院专业教师这么一个双重身份来保留,但许多教师在做教师之初的目的实际上都是想要做一个艺术家,而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此,我们的美术教育人才结构链条就很容易导致“艺术匠人”化——专业教师更重视技法、表现手段而理论素质相对比较低,这种“匠人”式的教学延续下去,由于大的教学环境缺乏艺术理论素质和综合的艺术修养,直接表现的结果就是,学生在毕业求职以后不能应变市场需求与课程设置中的具体技术手段练习的不一致。尤其在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中,实践类的学生因为缺少理论基础素质在理论研究中与其他人文学科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认为这是特殊的历史条件所必然造成的结果,其责任既不在学生也不在具体哪位教师,重要的是大家现在必须真诚地自我审视存在的问题,认清问题的实质,争取共同努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扭转这个局面。

  近年我国开始招收艺术实践类的博士研究生以来,受到来自多方面的非议,当然其中难免有“葡萄酸了”的心理在作怪,但是艺术实践类的学生普遍缺少理论素质,难以达到博士研究生水平的根据还是站得住脚的。然而,培养学者型的艺术家和具备深厚实践功底的艺术学者一直是我的理想,当我有机会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招生的时候,我仍然勇于接受这样的挑战。多年以来我一直感到我们院校教育中还存在着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之间的脱节,我们的理论人才培养大多数还是依靠史论基础成长的,这样他们在“历史本位”还是“实践本位”的选择中优先于前者。而我们实践类的学生们真正能够接触与实践息息相关的理论学习、讨论也实在是少的可怜,史论教师在教学中又往往不能结合他们的实践训练、作业去谈一些艺术规律性的问题,学生就自然逐渐对那些与自己关系并不密切的理论学习丧失兴趣,甚至简单地理解为“走形式的惯腔”,在他们的论文里应付式地摘抄空洞的词句。因此,我坚持主张从实践类人才中挖掘具有理论素质的苗子,向学者型的艺术家方向进行培养,我把自己主导的博士研究方向确定为“实践理论”,就是这样一个目的。作为画家出身,我们太需要这种与实践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我们虽然也需要建立一个宏观、科学的史论视角,但我们首先需要的是能够直接指导我们的实践探索的理论支点。

  院校教育尤其是学院艺术教育,每个单位必须在探索中逐渐建立起一种凌驾于教师个人艺术探索追求之上的教育理念,形成一套经过科学验证的教学系统,所谓的人文精神“个性”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执行中从深层次的教学过程里体现出来的。用时下流行的话语,就是打造一个富有特色的学院艺术教育品牌。以往如果说我们存在着趋同的现象,根源在于我们还是处在院校美术教育发展的起步阶段,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人才结构混杂等各种客观条件限制,是我们还不成熟的表现。而当我们实际已经有条件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还不能正确对待,尤其是为了不趋同、有个性而以非正常手段去制造一些形式上的假象,那就是一种病态的发展了。所以我的看法是,美术教育还需要回归教育的本体——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真正的人才。

“院校美术教育的个性化与当代中国美术的多样化”专题讨论稿

发表于《中国美术馆》2006年第一期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李魁正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