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李魁正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时代心象

2013-05-03 08:56:05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李魁正
A-A+

  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为中国美术界奉献了这么好的展览。我想谈一些这个主题,立足时代,检验心象,气象是正大,敦厚而又温柔,是中和的,这是我们所有中国画家的愿望、目标和追求。这个展览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画坛整体而多元的面貌,为中国画的转型和推进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我认为有两点启示非常重要。第一是对传统的正确认知,就是向传统学习什么,怎么学习,有了一个比较好的承传观。主要是对传神意象的追求,对古人心态的把握,我认为有了更好的认知。古人有传统功夫,就像中国功夫、中国京剧和诸多国粹一样,中国画是有中国功夫的,这个功夫不能丢。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一种象征。比如笔、线、色、皴擦点染,凹凸体面,笔墨功夫、诗文功夫、篆刻功夫,不可失传。我觉得我们要承传传统功夫,而这些功夫今天正被淡漠。我们的中国画家丢掉真是不应该。第二个启示就是对创造的理解和实践,也就是转型。我认为是表现理念、形态和技法的转换和更新。通过这个展览,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线索,在造型、笔墨基本功诸多的层面,还有素描、色彩、构成的认知和运用,我认为这次画展是有所体现的。工笔、写意,都有新形势下的新的要求。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和需要,是需要建设一个民族健康的情操、心灵,展示民族新的审美意象,这就需要立足时代的旋律和节奏。审美样式应该是多元的,从而使得中国画以新的东方的民族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目的得以实现。诸如赵建成的作品,有一种笔墨、意象和符号的转型,其所做的工作很成功,并且在几年前已经很有影响力,他的肖像画在写意一面展现的比较出色,是从传统的笔墨样式到现在的笔墨样式的实践式转化。以形写神,从写实到夸张,他的造型有所变化。技法方面,他从温润到辛辣、刚健。在审美取向上以实线的粗墨画,通过主观结构构成形态。这种意识非常好。我们一直认为写意要比工笔问题多,遇到的难度大,从赵建成的人物里面,我们能够得到一些启示,他的绘画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考。他给人一种新的享受。从点、线、面的传统构成推进线面一体的新体格,其画面中以前所拥有的墨块已经没有了,现在变成了一种粗的淡墨线,而且是传统笔墨的味道。他以挥墨展示了非常澄明的画面感受,我认为是一种升华,就像龚贤的画从“黑龚”到“白龚”,我觉得有这种感觉。他的升华非常一体,有一种意味。田黎明以没骨法,在色彩的运用上提供了一种思考。我曾经和田黎明做过几次关于没骨画发展趋向的探讨,我们也想一起做一点事。他的作品整体的灰色色块组合凸显了没骨的光色意蕴,这是中国画的很好的发展方向,他开辟了一个灰色的、光晕的、全新的审美领域,这样说并不为过,值得中国画理论界和画家同行们参考。他的绘画风格在理论界不是没有争论的,中国画多元化的发展前景是我们每一位应该立足的宽容的态度。我觉得田黎明在光色的融合、中西的融合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应该是一个突进。满维起将北派的硬朗推入到一个新的极致,以前他的画比较平实、平淡,并不一定引起大家的注意,这次他的画有很大的改进。他的平面整体的图像的律动,给人以石版的味道,淡墨青绿山水的新气象。最后我想对两位新生代画家提出自己的看法。一个是刘万鸣,他的画应该值得花鸟画界研究,他具有古意的元人笔墨意蕴的小写样式值得我们思考,其深入细化的笔墨结构,是对传统的很好的体味和承传,烦而不腻、精而不俗,造型生动,展现了新的文人生命和谐的水墨创意。最后是工笔画家张见,为中国画坛展现了新一代工笔画家的审美理念和审美图式。前段时间的工笔画大展上工笔画界觉得自己做的不错,但是在观念和创作理念方面依然有待我们推进。张见可以说是中西融合的代表人物,其将传统的文人心境与新一代文化人的心理融为一体,其运用了中国传统笔线、罩染技法,结合了欧洲中世纪绘画精致的刻画精神。西方很辉煌,中国也很伟大。张见能够将中西融合的非常好,他成就了崭新的工笔人物画的审美意象,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他是新一代画人的心理表征。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李魁正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